首页 > 玄幻 > 穿成知青去种地 > 第97节

第97节 第2页

目录
    必须确保过来的人不会带来麻烦。

     要想让宋朝明现在的生产队长放人,就看他会不会利用上次受伤的事了。

     要想让李国强接收他,就看他们怎么利用姜棉给的那些资料。

    这不仅仅是那些复习资料,还有姜棉几个平常看书做题记的笔记。

     四个名牌大学生的笔记呢。

     自从他们考上的消息传开后,多少人过来想借,姜棉却是一本都没借出去,她记得当初自己是答应了唐建设的,当然不能食言。

     不管是唐建设还是宋朝明本人,自然是希望可以把他的关系转到铃木生产队这一边来。

     宋朝明是个聪明人,他明白怎么做。

    把姜棉借给他的粮食和那些母鸡拉回唐建设那里放好,兄弟几个开始想办法如何运作。

     姜棉虽然借了三百斤粮食给宋朝明,但要送去粮站的依然不少。

     运粮的事依然要麻烦到队里的拖拉机,虽然李国强这个队长发了话的,但两位男同志,一人还是揣了两包烟。

    两位女同志,则一人带了一些糖。

     到了粮站,遇到一些熟人,知道他们明天摆宴的,就对着他们笑,惊奇地说道:“你们明天都摆宴了,今天还一起拉粮食过来?” 姜棉上一世见过的新人,不是两个人悄悄领了证就住一起的,就是大家一起操持宴席。

    以前那些旧风俗,虽然也有人遵守,但是对于双方都是来自外地的人来说,很多都已经淡化了。

     到了这里,她也没参加过谁的婚礼。

    在这几年期间,其实也有两对知青走到一起的,不过他们连桌喜宴都没有摆,两个人把证一扯,再把双方的东西搬进同一个屋子,就是夫妻。

    最多就请要好的几个人吃一顿饭。

     而且这次的宴席并不单纯是为了庆祝结婚,庆祝高考得中的成分更多一些。

     那些男女双方结婚之前不能见面的习俗,对她来说,根本就不存在。

    庄清梵自然听她的。

     至于谢东和跟楚婴,都是没有长辈在旁提醒的小年轻,也就有样学样。

     姜棉笑着说道:“没多久就要开学了,我们的时间紧,耽搁不起啊。

    ” 旁边有人附和道:“现在是新社会了,那些旧的东西不合适现在的年轻人用了。

    人而且家都是大学生了,不比你们懂?” 几个小伙伴听了这话儿,就当他是夸奖吧,对着他们笑了笑,搬粮食去了。

     第二天一大早,几位小伙伴换了一套最新的衣服,就到队部那边去。

     刚一过去,就被人抓住,然后每个人的胸前都挂上了一朵红花,接着被推到路口,接待客人去了。

     这边办宴席,都是从早上就开始,铃木生产队的社员先来,迟一点的是70岁以上的老人。

     当地人摆宴都有一个风俗,要免费请本村七十岁以上的老人。

     只要是铃木生产队过来的,不管是年轻的还是年老的,手里都拿着一个大海碗或者搪瓷小盆。

     这个大碗拿来是要装菜回去的。

     这个时候大家的肚子都缺油水,参加宴席的时候,无疑就是能吃到油水最多的机会。

     一般很少有人能够没心没肺地把所有上来的菜都吃完,更加不可能会有剩菜。

     除非是干部。

     所以约定俗成的做法就是,在本村吃席的时候,就每个人都带一个碗去,那些大荤的菜,比如扣肉、鸡、鸭、炒肉这些,大家都会默契地全部留着,没有人会把筷子伸到那些菜里去。

     等大家都吃饱以后,就动手你一块我一块地分,放在大碗里,其他杂菜没吃完的,也会分个干净,然后拿回家去。

     至于外地来的,有些人就会摘一些大叶子,放叶子里包着,不想要的,就送跟本地的亲戚,想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