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仙侠 > 平凡的间谍 > 247来多少灭多少

247来多少灭多少 第3页

目录
    那里去打“小报告”了。

     蒋介石的政治资历比赵继统和蒋经国加起来都多,一眼就看穿了他们的意图,虽有私心,也是为了自己的儿子,而且赵继统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。

     美国既公开为台湾当局充当保护伞,对台湾当局颐指气使。

    台湾当局与美国**沟通的主要中介,则是宋美龄。

     当时曾有人借用医学名词为台湾官场的政治分野下定义,蒋介石一系称作“内科”,蒋经国一系称作“小儿科”,宋美龄一系称作“妇科”。

    “妇科”因有美国背景,权倾一时。

    毛人凤一直走的都是“妇科”路线。

    有宋美龄为他撑腰,他当然可以谁的账也不买。

     蒋介石有心为自己的儿子撑一把腰,他连下三个手令:一是派蒋经国重建军队政治机关;二是派俞鸿钧负责设计台湾财政经济秩序;三是派“台湾保安司令部”副司令彭孟缉为“台湾情报工作委员会”主任,负责协调指挥各谍报部门。

     即使在国民党谍报系统内,毛人凤、郑介民、叶翔之、叶秀峰,哪一一个都比彭孟缉的资历高出一大截。

    在等级制度严格的谍报系统中,彭孟缉要“协调指挥中央各情报单位”谈何容易! 蒋介石明知如此仍然要选择彭孟缉,针对毛人凤的自负,故意派个层级较低的人去领导他,以打击其气焰。

    由于毛人凤等的抵制,彭孟缉开始也是一筹莫展。

     但经过两个多月的僵持,彭孟缉终于找到了突破口,略施小计,便把台湾所有谍报机构的内情全部掌握,而后实现统一调度,自非难事。

     “台湾情报工作委员会”的权力因此膨胀到惊人的地步。

    彭孟缉初步整合了台湾谍报系统,但他并不是十分清醒,没有意识到他不过充当蒋经国接管台湾谍报系统的“清道夫”,稳坐在“台湾情报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”的椅子上,毫无“功成身退”之意。

    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