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 > 未来接收器 > 第64章赤子

第64章赤子 第2页

目录
    界领先的技术。

    说话就有了依据,有了底气,在莫斯科世界气候大会上就能够争取到主动了。

     刘士卿的忙碌依旧,不仅仅是他在忙,华夏科学院相当大一部分的院士、科研人员,都在围绕着“提取大气中二氧化碳”科研工程转圈。

    都在为这个,科研工程忙的晕头转向的。

    另外杨诺婷奉命招募的那些大学生、搞科研的,也都在忙,不过他们大多只有打下手的份儿。

     不过刘士卿忙归忙,每个星期。

    至少也会休息上半天时间,上一次郭倩蓉、杨诺婷她们费劲心思让他休息,刘士卿不想让她们为自己操心了。

     这天赶到刘士卿休息,便陪着郭倩蓉到圆明园刮船。

    等到他们发完船,从船上下来的时候,一头碰上了二爷爷郭仕达和二奶奶宣桂芳老两口。

     “士卿,蓉蓉,你们怎么在这里?”郭仕达笑着说道,“相请不如偶遇呀,在这里碰到你们,还真是缘分。

    走吧,你们谁也别推辞了。

    去二爷爷家坐坐吧。

    ” 郭仕达的家不像老大郭仕错的家。

    安置在了国子监附近的四合院中。

    而是在圆明园附近的一个高档区。

     这个小区里面住着的大部分都是文化人,不是大学教授,就是文坛名人,学术气息极重。

     郭仕达邀请刘士卿和郭倩蓉去他们家做客,可不是一次两次了,这次碰上了,再拒绝,就有点说不过毒了。

    刘士卿能做的,就是陪着郭倩蓉,带着杨诺婷、段丽怡等人,一凹曰况姗旬书晒)小说芥伞 郭仕达、宣桂芳老两口知道刘士卿情况特殊,走到哪里,都是带着一帮子人,不像他们,虽然都是院士,却没有什么人打他们的主意。

    所以对于杨诺婷、段丽怡等人一起去他们家做客,他们也没有说什么,相反还非常欢迎。

    人年纪大了,通常就会喜欢热闹。

     郭仕达家是一套高档的商品房。

    在十二楼,面积超过了两百平方米。

    非常的宽敞亮堂,布置的也很有品位。

    不过呢,就是有一点不好。

    这么多一套房子,只有老两口住。

    实在是太冷清了。

     郭仕达、宣桂芳都是搞科研的。

    刘士卿和郭倩蓉也都有这方面的潜质,他们之间的话题也主要集中在这个上面。

    说着说着,就扯到了宣桂芳身上,又从宣桂芳身上,扯到了华夏农业科学院。

     农科院创立于喘年,是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,担负着全国农业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、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研究的任务。

     宣桂芳回忆起来她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,那份辛苦真的是有点不堪回首。

    做科研最怕的就是没钱没经费,当时宣桂芳有不少想法,就差钱把这些想法变成事实,可是上面根本就不批,一方面是研究经费有限。

    另一方面是因为宣桂芳当时名不见经传,年轻,农科院的领导根本就不相信她能够搞出什么名堂来。

    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