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仙侠 > 重返大隋 > 第55章 战争红利

第55章 战争红利 第2页

目录
    章。

    易风不由的笑了,这个樊子盖胆子还是满大的,敢跟皇帝开口借这么多内努。

    不过看着这个奏章,易风也意思到,隋朝如今的税赋政策,已经有些落后跟不上朝廷发展的节奏了,大隋有钱,天下承平,商业流通,当然会很有钱。

    可朝廷的税制却太落后,导致朝廷根本收不到税收。

    后世的人除非去开店开公司,否决一般都感受不到税务跟自己有什么关系。

    但实际上,后世每一个人都在为国家交税,只是国家的税都隐藏的很深。

    你买的每件商品,其实在流通的时候都已经交过税了,流通的环节越多,那么最后转嫁到商品上的税也就越多,最后其实也都转嫁到了消费的老百姓身上,只是没有额外的从大家手里征税,因此大家感受不到罢了而已。

    可这个时候,税收制度太坑爹太落后,朝廷基本上没有什么商税、关税,更别说什么房屋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这些人。

    朝廷最主要的税还是租庸调,这其实就是相当于一种人头税,国家把地分给百姓,然后按丁来收税,男子二十一岁以后算成丁,每丁每年向国家输粟2石,为租;输绢2丈、绵3两(或布2丈4尺、麻3斤),为调;服役20日,称正役,不役者每日纳绢3尺(或布3.6尺),为庸。

    若因事增加派役,则以所增日数抵除租调,“旬有五日免其调,三旬则租调俱免”,并限定所增日数与正役合计不得超过50日。

    说到底,这其实就是丁税,也就是人头税。

    这个税是固定的,几乎没有太多的变化,朝廷的收入因此也很固定。

    靠这点收入,平时维持支出是够的,可遇到战事、灾害什么的,就不够了,因此最后不免加征加派,然后那些普通的百姓负担不起,结果就流民遍地再四处田荒芜,再就是盗贼蜂起,叛乱四起了。

     朝廷的这种税,有一个最大的缺点,就是平均摊派。

    虽然说平均两字看起来很公平似的,但实际上这却是最大的不公平,因为普通的百姓跟那些豪强大户是不能比的,普通百姓交一百文钱税跟那些大地主交一百文钱税岂能是一个意思? 税收的精髓就应当是从最少的羊身上,收到最多的羊毛,而且还要听最少的羊叫。

    换句话说,有钱的人得多交税,钱少的人少交税,但又并不是简单粗暴的向富人直接征税,得有技巧,让富人们感觉公平。

    就好比易风在怀荒时弄的工商税一样,商人们是最有钱的一群人,通过工商营业等各种环节向他们征收税收,而不是直接摊派,那就显得公平的多。

    而朝廷也能收到更多的税收,且不用听到纳税人的纷纷抱怨。

    当然,具体的情况,不会这么简单。

     易风对于如何改革当前隋朝的税制,让朝廷既能增收财政,同时又不引发社会动荡,也还在思虑着。

     而现在,樊子盖要向他借一千万贯,易风没有犹豫的批了。

     不过他并
目录
返回顶部